躁狂症的病因

  躁狂症的病因有些专家认为情感性障碍的先天素质是受到童年期的某种特殊遭遇或经历的影响或改变,并无足够的证据;现在看来,此因果关系尚难定论。至于童年期与双亲关系与本症发病有何关系,也难以肯定。本病的病因尚未阐明,可能与遗传、生化和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于本症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其证据是:
 
  躁狂症病因有哪些
 
  (1)情感性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同胞手足及子女)终身患病几率是12%~15%,远高于一般人群(1%~2%)。
  (2)情感性障碍者的单卵双生子(mz)的同病率为67%(46对),双卵双生子(dz)同病率为14%(276对)。另有12对分别抚养的.mz其同病率高达65%。寄子研究也证明遗传因素的影响明显高于环境影响。
 
  但就目前资料来看,情感性障碍与遗传有关,但无足够证据说明其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2.心理社会因素
 
  躁狂症的病因现在研究业已证实: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即不愉快、有“丧失感”、令人沮丧的生活事件,不仅与神经症性抑郁和心因性抑郁有关,而且可以成为“内源性”情感障碍的发病诱因或促因。例如paykel指出:在既往6个月内有重大生活事件者,抑郁症发病危险增高6倍,自杀的危险性增高7倍。而且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与发病时间有关,在经受严重威胁个人安全生活事件的一年内,发生抑郁症的几率较常人为高。